工程进度款审核这事儿,说简单点就是 “按合同给施工方算该付的钱,还得盯着别让他们瞎报进度、多拿钱”。像监理、造价咨询这些过控单位,核心就是把好 “进度没造假、钱没多付” 这两道关。
和勤工程咨询公司结合多年实战经验,把这事儿拆成 4 步,保准你一听就明白:
一:先查资料合不合规(相当于 “进门先看证件”)
这一步千万别上来就算钱,不然很可能白忙活!核心就一件事:先看施工方交的材料齐不齐、守不守规矩。
具体查啥?就盯 3 个关键点:
所有资料的签字、盖章是不是按要求来的(别漏签、错盖);
要是有工程变更(比如改设计),有没有走正规审批流程、批下来没;
*重要的:他们报的 “已经干完的活儿”,质量验收过了没(没验收的活儿,压根没资格算钱)。
咋处理?
要是材料缺这少那,或者报的活儿没验收,直接退给施工方,明明白白告诉他:“缺了 XX 资料,XX 号前补过来”。补全了再往下走,补不齐就卡这儿,别想跳过。
二:核实实际干了多少活儿(重点 “挤水分”)
这步是防施工方 “多报量” 的关键,目标就一个:报的量得和实际干的量对得上。
具体咋核实?3 个实用方法:
对着图纸查:拿施工图纸、变更图纸当依据,看施工方报的工程量算得对不对、符不符合规矩;
去工地现场看:必须跑现场!别光看报表,得亲眼瞅、亲手量,尤其是那些 “埋在地下、盖起来看不见的活儿”(隐蔽工程)和土方工程 —— 这些地方*容易多报;
累计着对比:把这次报的量,加上之前每次报的量,跟合同里的 “总工程量” 比一比。要是超了,除非有正式的变更手续,不然肯定有问题。
三:算清楚该付多少钱(“明明白白算账”)
量核实准了,接下来就按规矩算 “该给施工方多少钱”。
重点盯这几点,别算错:
单价怎么算:清单里的项目,就用合同里定好的固定单价;按定额算的项目,就找对对应的子目,材料价按之前约定好的方式调(别乱改);
其他费用怎么算:像规费、税金这些,都得按合同或规定来,不能随便加、随便减;
哪些钱要扣掉(防超付的核心):
预付款:之前给施工方的预付款,得按合同约定的比例、方式扣回来;
质量保证金:每次付钱的时候,都要扣 3%-5%(具体看合同),等工程全完事没问题了再退;
甲供材:甲方给施工方提供的材料,这部分钱要从工程款里扣掉;
罚款 / 违约金:要是施工方没按要求来(比如延期、质量出问题),有书面通知的罚款或违约金,也得扣;
总额别超线:累计已经付的进度款,千万别超过合同总价的 80%-85%(具体看合同)—— 这是防止多付钱的 “安全线”。
四:内部多轮复查(加 “双重保险”)
为了少出错,必须走 “初审→复核→终审” 的流程,一层一层把关:
初审:先让造价工程师把具体的账算出来;
复核:项目负责人重点盯大额款项、有争议的地方,看计算逻辑对不对;
终审:技术负责人*后把控,看整体合不合规,没问题了签字确认,才算完事。
说到底,过控单位审核进度款,就是个 “步步较真” 的闭环流程。既得照着合同来,又得拿工地实际情况当依据,流程规范、多查几遍,才能确保每笔钱都付得准、不违规。*终目的也很简单:帮建设单位管好钱、避开风险,别花冤枉钱。
-END-